ESG

ESG政策|振躍精密滑軌股份有限公司

 

振躍精密以「讓移動更順暢、讓生活更安心」為企業使命,秉持精密工藝、創新驅動、永續實踐的核心精神,攜手供應鏈夥伴與價值鏈上下游,共同創造對社會、環境與經濟均具正面影響的價值循環。

 

我們重視企業社會責任,全面推動低碳轉型與AI數位轉型,落實環境保護、公司治理與社會共融。ESG政策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為依歸,特別關注與本業密切相關的目標,包括「責任消費與生產」、「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」、「氣候行動」等11項指標,融入日常營運與供應鏈管理。

 

振躍承諾:

 • 環境面:落實碳盤查、推動節能設備與綠色材料使用,減少產品全生命週期碳排放。

 • 社會面:關注員工安全與福祉、促進人才發展、支持在地社區參與及回饋。

 • 治理面:強化董事會職能與風險管理,建立資訊透明、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。

 

我們深信,ESG不只是責任,更是驅動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。振躍將持續以精實的行動,邁向智慧製造與永續經營的未來。

 

永續環境實踐|打造低碳營運基地

 

振躍精密積極落實環境永續行動,從營運據點設計即導入節能減碳思維,透過實際投資與工程行動,展現企業在淨零轉型路上的決心與作為。

 

為因應企業成長並實踐永續承諾,振躍2014年投資新台幣2億元於新北市土城興建全新營運總部,整體規劃導入綠建築設計標準,兼顧採光、通風與節能系統優化,提升建築整體能源效率,為員工打造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,同時降低營運碳足跡。

 

此外,為積極參與再生能源發展,振躍2023年斥資新台幣1,100萬元建置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,採「自發自用」模式運作,為廠區提供穩定潔淨能源,不僅有效減少對傳統電力的依賴,也實質降低溫室氣體排放,邁向RE20與RE100目標的重要一步。

 

未來,振躍精密將持續投資於智慧節能、綠色設備與碳管理系統,以實際行動回應氣候變遷挑戰,實現製造業的永續革新。

 

環境管理政策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olicy

 

振躍精密秉持「創新、正直、和諧」的經營理念,深知企業應對環境負責,為全球永續發展承擔義務。我們承諾導入系統化環境管理機制,實踐節能減碳、資源循環、污染預防與綠色創新,打造與環境共生的製造模式。

 

一、導入國際標準,強化環境治理

我們已通過以下國際級環境與物質管理認證,確保管理機制與全球接軌:

 •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:系統化規劃與執行環境政策與目標

 • ISO 14064-1 溫室氣體盤查:定期揭露碳排數據,掌握減碳進程

 • PAS 2050 產品碳足跡:量化產品生命週期碳排,推動低碳設計

 • QC080000 HSPM 有害物質管理系統:確保產品符合全球環保法規(如RoHS、REACH)

 

二、節能減碳,綠色營運

我們持續投入節能減碳工程:

 • 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,實現自發自用綠電

 • 採用高效率照明、變頻空調與節能生產設備

 • 導入智慧能源監控系統,即時掌握用電與碳排表現

 • 達成RE20再生能源使用標準,邁向RE100長期目標

 

三、資源循環與污染預防

我們推行「源頭減廢」與「資源再生」策略:

 • 提升生產良率,減少材料浪費

 • 使用25%以上再生料於產品製造,符合DFE環境化設計

 • 污水處理、廢氣管控依法設置並定期監測

 • 生產現場實施5S管理與無毒化流程,保障員工與環境安全

 

四、員工參與與教育訓練

透過定期培訓與內部倡議,強化全員環保意識與責任感。每位員工皆是環境保護的實踐者,從日常小處做起,逐步推動企業永續文化。

 

五、綠色產品與永續供應鏈

 • 採用DFE(Design for Environment)設計理念,產品兼顧性能與環境友善

 • 鼓勵供應商導入環保材料與減碳行動,建立綠色供應鏈

 • 對合作夥伴進行環境稽核與教育輔導,實現供應鏈共好

 

六、持續改善與透明揭露

我們設有永續發展行動小組,定期檢視環境目標與績效,將於ESG報告書中揭露年度成果,接受各界監督,展現企業對地球的責任與承諾。

 

做得準不是唯一追求,做得綠才是真正革新

振躍以永續為本,從源頭減碳到綠電導入,踏實走好每一步淨零之路。

 

減少用水與廢棄物管理政策

一、政策目標

  1. 用水減量目標

    • 每年用水量較基準年度降低 2%

    • 提升回收水使用比例(例如:生活雜排水回收、冷卻水循環再利用)。

  2. 廢棄物管理目標

    • 一般廢棄物產生量逐年減少 2%

    • 危險廢棄物妥善處理率達 100%

    • 廢棄物資源化(再利用、回收)比例逐年提升至 5%

二、推動措施

1. 用水管理措施

  • 設備改善:導入節水型設備、循環冷卻系統。

  • 再利用機制:雨水回收系統、製程用水循環化。

  • 稽核管控:預計建立用水計量點,定期監測各單位用水情形。

  • 教育訓練:宣導節水觀念,鼓勵員工養成節約用水習慣。

2. 廢棄物管理措施

  • 源頭減量:優先採購可回收、可再利用或低包裝之原物料。

  • 分類回收:完善廢棄物分類制度,設置明確標示之回收容器。

  • 再利用:廢紙、金屬、塑膠統一回收,供再製或再生利用。

  • 無害化處理:危險廢棄物依法委託合格廠商處理,確保不污染環境。

  • 績效稽核:建立廢棄物產生與處理紀錄,定期檢討改善。

三、實施與達成情形

  • 用水減量

    • 2024 年相較 2023 年基準,總用水量降低 11.46%

    • 回收再利用水量佔比(無)。

  • 廢棄物管理

    • 一般廢棄物總量較去年減少 8%

    • 資源回收比例由 25% 提升至 30%

    • 危險廢棄物全數妥善處理,達成 100% 合規率

四、持續改善

  • 每年檢視減量目標並更新策略。

  • 導入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,持續優化用水與廢棄物管理。

  • 與供應商及承攬商合作,共同推動減廢、循環經濟。

用水量與廢棄物管理

一、用水量 單位:立方公尺(m³)

補充說明:

  • 再利用水量的來源(雨水回收灌溉花木)。

二、廢棄物總重量 單位:公噸(MT, Metric Ton)

補充說明:一般資源回收

  • 資源回收量。

  • 有含外包或供應鏈的廢棄物回收。

三、數據揭露

  • 2024 年總用水量較 2023 年減少 11.46%

  • 2024 年廢棄物資源回收比例提升至 32.06%

環境圖 1 環境圖 2 環境圖 3 環境圖 4 環境圖 5 環境圖 6 GSG-1